也许您吃过这些北京美食,但您却没听过他们的故事

   2019-09-11 690
核心提示:也许您吃过这些北京美食,但您却没听过他们的故事都一处乾隆爷赐名儿的小店都一处烧麦馆始建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最初名为
 

也许您吃过这些北京美食,但您却没听过他们的故事 

都一处

乾隆爷赐名儿的小店

都一处烧麦馆始建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最初名为“王记酒铺”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但在乾隆十七年农历大年三十,家家团圆,许多店铺也早早关门上板,唯有“王记酒铺”还在营业。

这时小店进来主仆三人,衣帽整洁,仪表不俗;其中一位客人问道:“你这小店叫什么名字?”掌柜的答道:“小店没有名字。”客人生出几分感慨:“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

不久,乾隆皇帝到江南巡察民情,路过安阳,提出来要品尝安阳的风味小吃。安阳县令就让厨师精心炒了一盘桂花蛋,献给乾隆品尝。乾隆吃了这道菜肴之后,十分高兴,他见这道菜肴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就当即下了圣旨,将桂花蛋赐名 " 三不粘 "。并让县令把此菜肴的制作方法给了皇宫里的御膳房,以备自己和后宫嫔妃及皇亲随时品尝。

爆肚的来历

爆肚在清乾隆年见就有记载了,多由回民经营,是 " 穷人乐 " 里的上品。水爆肚是具有独特风味的北京地方性小吃,下酒极佳。可是以独酌、小饮为宜,不适宜醵饮大嚼,所以大小饭馆都不备此味。

唯有小酒馆、小吃摊,才有水爆肚出售。羊肚的一般吃法,除煨汤以外,唯有爆之一法。爆分为油爆、水爆。就是以高温旺火一氽即起,取其脆嫩。稍一过火,就凝而不脆无法下咽。油爆是饭馆、饭庄的做法,水爆则为市井小贩的拿手活儿,各有各的特技

炒肝

清朝同治年间,会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当时京城曾流传 " 炒肝不勾芡 ---- 熬心熬肺 "、" 北京的炒肝儿,缺心少肺。" 等歇后语,吃炒肝时应就着小包子沿碗周围抿食。会仙居的炒肝儿出名后,北京四九城的小饭馆、小吃店都相继添了炒肝儿。

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忽然也想尝尝炒肝儿的味道,可经她这一尝不要紧,虽博得赞赏,却言明去掉心和肺也许更好。金口玉言,小民岂敢违命。自那以后,老北京人便多了句歇后语——北京的炒肝儿,缺心少肺。

会仙居的故事

在清朝同治元年,鲜鱼口中间路南的 " 大顺记 " 鞋铺因经营亏损,将一间门面的铺面房租给刘永奎,刘与其妻在此开了酒馆,卖黄酒小菜。还通过收购附近酒楼、饭庄的剩饭菜,经加工后再卖,被穷人们称为吃 " 折萝 "。传说一位老人来店,要了两碗‘折萝’,可钱还是不够,店主宽容地说:" 您这么大岁数,就是白吃也没关系。" 老人吃罢后人却不见了,但此后锅里的‘折萝’越来越多,收入大增。店主认为此老人是神仙,就把小店定名 " 会仙居 "。

豆汁儿的典故

本来豆汁儿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最爱,到乾隆十八年,有人上殿奏本称:" 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 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乾隆皇帝命人把豆汁儿引入宫廷,并且召集了一帮大臣们共同品尝这民间饮品,结果众大臣喝完竟然齐声叫好。就这样,豆汁儿同样成为宫廷饮品。

豆汁儿丁的故事

清末一位姓丁的回民在崇文门外花市卖豆汁很出名。1910 年,其第三代传人丁德瑞在西花市北路火神庙门前开设了固定豆汁儿摊儿。内放果盘,盘中备有辣白菜、黄瓜、小酱萝卜、腌苤篮、辣咸菜丝、辣椒油以及焦圈、烧饼。案上还摆两块大木牌,分别上书 " 西域回回 "、" 丁记豆汁 "。因其豆汁儿好,在崇外花市一带十分有名,人称 " 豆汁儿丁 "。

糖火烧的来历

相传远在明朝的崇祯年间,有个叫刘大顺的回民,从南京随粮船沿南北大运河来到了古镇通州,也就是今天北京城正东的通州。刘大顺见这通州镇水陆通达,商贾云集,是个落脚谋生的好去处,便在镇上开了个小店,取名叫 " 大顺斋 ",专制作销售糖火烧。沿至到了清乾隆年间,大顺斋糖火烧就已经远近闻名了。

驴打滚

据说有一次,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于是啊,御膳大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给慈禧太后的面前。慈禧太后一吃这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东西叫什么啊?”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这叫驴打滚。”于是,我们的一道有名小吃“驴打滚”就这样诞生了。

其实,“驴打滚”真正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非常好看。加上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尘土,因此而得名。

面茶

面茶作为咱们老北京人早餐中的一种,喝起来也有一定的讲究,那就是不用勺不用筷子,而是一手拿碗,先把嘴巴拢起,贴着碗边,转着喝。

面茶的起源时期,据悉可以追溯到清代。据清代《随缘食单》记载:熬粗茶叶汁,炒面兑之,加芝麻酱亦可,加牛乳亦可,微加一撮盐。无乳则加奶酥,奶皮亦可。这是关于面茶最早的记录和介绍。

豆腐脑

如果您有幸早上在特正宗的北京早点铺子吃过早饭,您一定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个说法,那就是“老板,来碗儿豆腐脑。”

在咱北京,早年间喝豆腐脑,前门外门框胡同的豆腐脑白和鼓楼豆腐脑马最为有名,人称:南白北马。”门框胡同的白家豆腐脑称的上是白如玉,嫩如脂,入口即化且有豆奶之香。除此之外,咱北京西城区的西单米家兄弟,南城天桥的姓白的豆腐脑口碑也是不错的。

炸糕

说到炸糕,咱北京人更是不陌生了。可是其实要是炸糕真正的起源地并不是咱北京,而是天津。估计因为天津和北京地理位置很近,再加上咱北京人实在太喜欢它了,所以它的名号在咱北京比天津还大。

炸糕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那个时候有个人叫做刘万春的,开始他推着独鸵车走街串巷叫卖炸糕,积累些资本之后,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租了一间八尺见方的脚行下处(搬运工办事与休息的地方)挂上了刘记的招牌,干起了炸糕店。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做工细,味道好,口感妙,物美价廉。在众多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买卖日渐兴隆,最终赢得了“炸糕刘”的美称。

卤煮

提到卤煮,咱北京人总是想起过去南城南横街的那家小肠陈,甚至也有的人一直认为,小肠陈是咱北京卤煮的起源地方。

其实,真正的卤煮起源,真的比小肠陈永久的多,大概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皇帝巡视南方,曾下榻于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陈府家厨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后张东官随乾隆入宫,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后来命名这道肉菜为“苏造肉。”

后来这道菜慢慢传到民间,旧社会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贵,一般老百姓吃不起,于是他就用价格低廉的猪头肉代替五花肉,同时加入价格更便宜的猪下水煮制。没想到歪打正着,一发不可收拾地创出了传世美味,这就是咱们日后熟悉的卤煮了。

炸灌肠

老北京的灌肠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大灌肠,主要是有猪肥肠做的;另一种叫做小灌肠,是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做成的。现在我们吃的一般都是小灌肠。

北京最早的“灌肠”铺是后门桥头路东的“福兴居”,清光绪年间开业,掌柜的姓普,人称“灌肠普”。他家以真正的猪肥肠灌上碎肉、淀粉和其它香料,煮得不软不硬、烙得老北京灌肠不老不皮,外焦里嫩,浇上盐水、蒜汁儿,吃起来别有风味。据说慈禧太后在地安门火神庙进香之余,曾到这里品尝,并大加赞赏。由此,福兴居的灌肠成为定期向清廷奉献的贡品。

炒疙瘩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种面食品。制作过程中煮炒兼用。炒疙瘩颜色焦黄,配上绿叶鲜菜,黄绿相间。吃起来又绵软又有劲,越嚼越香。

炒疙瘩虽是小吃也算得上是穷人乐,但寻常人家亦不得常吃,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朋友,才会做点炒疙瘩。

炒疙瘩的创始人是北京和平门外臧家桥附近的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儿。

民国初年,母女俩开了个饭铺,取名“广福馆。”由于本小利微,饭菜平常,生意很不景气。有一天,只合了十斤饴烙面,卖了一天,临到关门时还剩下了五、六斤。母女俩正发愁,忽然想起了一个主意。她放平案板,把剩余的饴烙面拿过来重新揉过,然后揪成比疙瘩骰子略大一点的小疙瘩,下到开水锅中煮熟,捞出后摊在阴凉处。当晚,母女俩就用这些熟面疙瘩加了些青菜炒着吃,没想到口味特别好。她们边吃边商量,决定在原经营品种的基础上再添上这道新的面食,起名叫“炒疙瘩”。

第二天,由于“炒疙瘩”味道香鲜,价格便宜,新老主顾都来争相品尝。五、六斤面疙瘩,只一会儿功夫就卖光了。后又将配料进行改进,使炒疙瘩名声大振。

炒疙瘩问世以后,最初来吃的大多是穷苦老百姓。后来由于越做越好,越卖越有名,许多社会名流也慕名而来,一尝为快。

1952年,女店主去世,广福馆因无人继承而停业。1930年起,前门外恩元居饭馆仿照广福馆的制法,也开始出售炒疙瘩。经恩元居逐步改进后的炒疙瘩更加精美好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线下充值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30072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