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越发关注饮食健康的问题,可重视问题是对的,但也没有必要杯弓蛇影的自己吓自己。味精、酱油和醋算是最普通的调味品,不说家家厨房全都有吧,但是可能至少也会有1样。所以这次我们就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人有疑虑、怀疑是因为不了解,了解了自然就知道如何选择、如何面对了。

【长期吃味精、酱油和醋对身体有害吗?】
咱们先从最受争议的味精开始说吧,而且现在有些酱油里面也是有味精的,味精的事情说明白了,酱油的问题也解决一大半了。
很多人觉得味精是人造出来的化工产品,其实不是这样的。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是广泛存在于绝大多数生物体之中的。不过一般情况下被包含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并没有味道,只有处于游离状态的谷氨酸才会呈现出谷氨酸盐的“鲜味”状态。所以基本上只要含有水解蛋白的食物中就有天然的谷氨酸钠,这是避免不了的,也不需要去避免。也就是说哪怕一个人从来不用味精,事实上他每天也都在吃跟味精一模一样的东西。

至于味精的安全性也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除去一小部分对味精有过敏反应的人之外,味精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安全的。包括: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EFSA)等机构,都曾进行过相关的评估和审查,其中JECFA和EFSA认为味精并没有安全性方面的问题,美国方面的结论简单的说就是“有未知比例人群可能对味精有所反应”,但是基本也认同后两者的观点。
关于味精的争议,其实是起源于196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过的一篇文章。作者描述其吃了中餐之后大约20分钟左右出现后颈部麻木的问题,然后发展到胳膊和背部,持续2小时左右消失。这篇文章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关注,让全世界对味精产生了恐慌,西方媒体还把这个情况称为“中餐并发症”。不过之后进行的各种研究都没能证明确实有这个情况的出现,只有在某些动物实验中,发现在“大剂量”之下对有些非常敏感的小白鼠会有神经毒性的问题,但是这个“大剂量”按照比例来说,是正常人的饮食中不会出现的,除非一个人恨不得拿味精当饭吃。
味精的生产过程基本是以淀粉、甜菜、甘蔗之类的东西为原料,然后利用一些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来进行发酵得到的。这个过程跟酿酒、酱油、醋很像,都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然后再经过其他工序、提纯得到的东西。所以味精并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可怕怪物”,它就只是一个调料而已,适量进食没有危害。而所谓的加热之后产生的“焦谷氨酸钠有毒”,也是没有根据的事情。

味精的事情说清楚了,其实酱油和醋就更简单了。酱油就是以大豆为原料进行发酵得到的,其实它的营养还是不错的,含有一些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盐分含量,这点跟味精也有点像,都是含有大量的钠离子,所以一次吃多了才会产生口渴的现象。如果长期过量的话就可能会增大高血压等疾病的概率,不过同样的正常食用也不会有什么危害。醋的情况就更简单了,它同样是通过发酵得到的产品,而且比起酱油来醋还少了盐分多的缺点,所以也很少听说吃醋有什么限制的,就更别说危害了,只有一些消化系统本身有问题的人需要注意一下,比如胃酸过多、肠胃不适就少吃点醋吧。

所以综上所述,味精、酱油和醋都是普通的日常调味料,只要不是长期的摄入过量,不用担心有什么危害。最重要的还是不要过量的吃,凉白开一次性喝个3、4升也可能会水中毒的,但这能说明“凉白开有害”吗?有时候与其为这些没影、没谱的传言而忧心忡忡,还不如关注下吸烟、二手烟、酗酒带来的已被证实危害。